什么是翻译腔?在翻译时如何避免“翻译腔”?怎样解决译文过于生硬的问题?
不同于译制影片里的翻译腔,这里的“翻译腔”是指翻译出来的译文有洋化现象或不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表现为译文不自然、不流畅、生硬、难懂、费解等特点。

翻译不是语言表层的机械对应式转换,因此翻译时,不能不顾双语的差异和目标语言的语言规范强行翻译。要摆脱翻译腔,就要避免以下做法:逐字逐句地翻译、不懂适当省略、盲目套用短语和固定搭配、完全遵照原文的语序、不懂拆分句子结构等。

有时候,原文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翻译时,不能一边看着原文,一边翻译。这样一来,不仅无法摆脱原文的束缚,也无法用目标语言的思维来思考。要先通读原文,把握其大意,再用自己的话将其表达出来,最后通读译文、审校、润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