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与国家需求中国近现代史和英语教育史向我们昭示:开展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而需求因时而异。
最初,中国人为了与英国人做贸易而学英语,中英语言的最初接触与贸易有关。广州贸易制度时期(1760~1842),不断增多的中英贸易交往产生了对语言媒介的需求,独特的广州英语应运而生。条约制度时期(1842~1901),中西商贸中心北移,早期的贸易英语发生演变,上海洋泾浜英语逐渐取代广州英语。但是,广州英语和上海洋泾浜英语都是民间自发的英语学习行为。从1637年第一艘英国商船在广州靠岸到鸦片战争结束的200多年间,中英之间经历了那么多的通商、交战、谈判和签约等事务,清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应该培养自己的英语人才。
为培养对外交涉人才。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以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告终。此时,清政府仍未意识到要设立官办的英语教育机构。直到西方列强于1856年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并在《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暂时仍以汉文配送,俟中国选派学生学习英文、英语熟习,即不用配送汉文。自今以后,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在此背景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才在1862年奏请并获得御准创办第一所官办的举办英语和其他外语教育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奏请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1864年广州的广方言馆仿照上海例设立。最初,清政府举办京师同文馆的目的主要是为朝廷培养翻译人才,以便在与外国人交涉时“不被外人欺蒙”。
为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京师同文馆的成立既是清朝政府屡战屡败后的无奈之举,也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派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付诸实践。1876年之后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思路开始改变,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学、测地诸学。课程设置最初只有英、法、俄、汉文,1867年始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广方言馆主要教授英文、法文等,分上、下两班:下班既设辨志、习经、习史、国文等传统文化课程,也设外国公理公法、算学、代数、几何、重学、天文、地理、绘图、外文等近代知识课程;上班分7个专业,计有探矿冶炼、铸造、机械、汽轮及驾驶、航海、军事、外文及外国政史。